close

upup (8)  

大腸激躁症(或稱為大腸急躁症、腸躁症、腸躁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腸胃功能障礙,估計約有一至兩成的人口有此症狀,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2:1,女性患者的症狀可能會與月經周期相關。


臨床症狀:

與排便有關的腹部不適或疼痛,包括腹脹、腹鳴、腹瀉、便秘、肚子疼等腸胃症狀反覆或持續發作,但在接受治療後仍無法完全改善,也檢查不出明顯的病灶。幾乎所有找不到原因的腸胃功能障礙,都可歸類於此,其症狀嚴重程度不一,從偶發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都有可能,雖然造成許多人的困擾,但大部分的患者並未就醫。

診斷:

以症狀為基礎,國際診斷標準是依據「羅馬準則III」:在三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三天連續或反覆出現腹部不適的症狀,並合併下列症狀中的二至三項,且沒有可以解釋症狀的生化檢驗與結構問題。
(一) 腹部不適或疼痛在排便之後症狀可以改善
(二) 腹部不適或疼痛伴隨排便次數的改變(每天三次以上或每週少於三次)
(三) 腹部不適或疼痛伴隨排便形態的改變 (軟便、水便、不成型、顆粒狀或硬便)

依主要症狀可以分成三類: 腹瀉型(以腹瀉為主)、便秘型(以便秘為主)、以及混合型(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大腸激躁症患者也可能出現非腸胃症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疲倦、肌肉痛、骨盆腔疼痛與泌尿道症狀。


病因:

至今不明,可能的原因包括心理社會因素、腸道蠕動力異常、腸道敏感度增加以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飲食習慣、生活壓力、腸道內物質的刺激可能都會影響腸道的運動功能與調適能力。

治療:

大腸激躁症是ㄧ種生物、心理、社會交互影響的疾病,在治療上也應由生理症狀的治療、情緒壓力的紓解以及生活行為的改變等多方面來著手。

1.藥物治療:視症狀給予止痛、止瀉、軟便藥物,必要時可以抗生素或抗憂鬱藥物治療。糞便體積增加劑與膳食纖維可增加便秘型腸躁症的排便頻率,但對於腹痛與腹脹改善不多;滲透性瀉劑對於便秘型腸躁症可能有效;止瀉劑可控制急便,使用於用餐前、長途旅遊時或壓力性事件前的預防性使用(如參加考試與重要會議); 有研究指出抗腸痙攣藥物可改善疼痛與腸躁症整體症狀;益生菌則可改善腸躁症部分症狀。

2.壓力紓解:若因生活壓力(如考試、工作或家庭重大事件) 造成症狀加重,需找到自己的抒壓方式,視需要尋求其他協助。目前有許多心理治療方法被證實對腸躁症有效,包括認知行為治療以及催眠療法,利用重覆暗示強化患者對腸胃道蠕動的控制,引導患者放鬆訓練也有幫助。

3.行為改變
:飲食調整(避免高油脂食物、生菜、含咖啡因飲料),攝取足量的高纖維性食物,正常作息與適度運動很重要。


 4.輔助與另類療法
:許多患者會求助於非傳統療法包括針灸以及使用中草藥,薄荷油有助於放鬆平滑肌的作用。


大腸急躁症可能和個人體質與壓力有關,預後良好,目前無證據顯示大腸激躁症未來發生惡性病變的機會較一般人高,不需非必要的重複檢查。但要避免因為大腸激躁症的存在而忽略其他腸胃疾病的警訊:包括急性發作、腸胃道出血、體重減輕、感染問題等,若有發炎性大腸炎與癌症家族病史更是不可輕忽。若擔心自己可能是大腸激躁症,應先就醫檢查,排除其他症狀相似的疾病,了解大腸激躁症是一個多重機轉造成的臨床症候群,藥物治療不一定能夠得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應多管齊下(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以得到最大的改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腸激躁症 腸躁症 腹瀉
    全站熱搜

    momo75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