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  

 視網膜則是眼睛的中樞,它是薄薄、透明的神經感纖維和細胞;附著於眼睛內部的壁上,就如同房間牆上的壁紙。視網膜的功能就如同照相機上的底片;光線從水晶體穿過,聚焦於視網膜上。視網膜上光感纖維負責照相,然後經由視神經傳達到大腦。一旦產生視網膜剝離,便有導致失明的可能。視網膜剝離和近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號稱“近視王國”的台灣便格外受到重視。

正常的眼球中,網膜內層與色素上皮層間雖緊貼,卻存在著某種潛在性間隙。因此,當視網膜上有撕裂傷產生時,在玻璃體腔中的一些膠狀的液體可能會穿過這個撕裂傷地傷口乘勢滲入其間,逐漸地,流到視網膜後面,進而使視網膜與眼球壁整個分開,這種情形就稱為視網膜剝離。
網膜剝離(視網膜的神經感覺層(sensory retina)與色素層(pigment epithelium)被視網膜下積液(subretinal fluid)分開。在早期的時候,60%的病人在發病初期會出現閃光(flushing light)及玻璃體漂浮物(Vitreous floaters),但有飛蚊症並不表示一定是網膜剝離了。視網膜剝離後,感光細胞所在的這一層網膜,在眼球裡脫離原來的位置,視覺就會開始受損了。因為大部分的撕裂傷會位於周邊(或側邊)視網膜上,視網膜剝離最初時會產生周邊(或側邊)視覺喪失,患者可能會注意到在上方、下方或是側邊有陰影或是薄膜出現,就像牆壁的壁紙被掀起了一塊,範圍會逐漸擴大,視力當然受到影響。若置之不理,病人視力將急遽下滑,同時因為視網膜無法獲取脈絡膜運輸來之血液養分,在數月之中,視覺功能日益萎縮,可能的視覺反應也將會全部喪失,因此視網膜剝離是眼科疾病中少數急症之一,若不及早治療,便會造成永久失明。

視網膜  

徵兆和症狀

視網膜剝離並不會疼痛,但在發生之前,一定會有症狀。以下是視網膜剝離的警訊:

1.突然出現許多飛蚊。

2.看到閃光。通常只有一眼,不過也可能兩眼同時發生。

3.彷彿被影子遮蓋部份視野。

4.視力模糊。

image002  

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
1. 中高度近視(六百度以上)
2. 眼球曾受外傷
3. 糖尿病患病多年
4. 家庭有人曾患過視網膜剝離者
5. 閃光突發性的飛蚊症
6. 先天性家族遺傳
7. 其他疾病引起:例如 糖尿病患者

 

篩檢與診斷

眼科醫師會藉由眼底鏡或聲波檢查。

治療

手術是治療視網膜剝離、裂孔、破洞,唯一有效的方法。

1.當視網膜裂孔或破洞,尚未進展到剝離前

光凝固術:以雷射光視網膜裂孔周圍燒灼,造成的結疤可以讓視網膜附著在下方的組織上。不需手術切口,比冷凍治療對眼睛的刺激較小。

冷凍治療:以低溫冷凍視網膜裂孔周圍,引起發炎反應造成結疤封閉孔洞,使視網膜固定。

2.當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復位術:適用於裂孔位在視網膜上半部的視網膜剝離。醫生會在視網膜裂孔周圍進行冷凍治療,再將擴張性氣體注入玻璃體腔內,形成氣泡,接下來幾天後氣泡擴大,藉由推擠視網膜裂孔和周圍剝離的區域封閉視網膜裂孔。因為不會再有新的液體穿過裂孔,而且原先積聚的液體被吸收,視網膜可自行貼回眼球後壁。

手術後頭部要保持固定姿勢,氣泡消失前避免躺著睡覺、也避免乘坐飛機及前往高海拔地區。

鞏膜扣壓術:利用矽膠讓患部上方的鞏膜向內凹陷,或是將扣環綁在鞏膜上;扣環會封閉裂孔,並藉由減少眼球的圓周,預防玻璃體進一步拉扯和分離。

手術約有八成以上的成功率,手術之後的清晰度取決於手術前的黃斑部是否剝離以及黃斑部剝離的時間。

可能有約5~10%的機率無法使視網膜和脈絡膜貼合。可能是視網膜表面形成疤痕組織,或是手術前就已經存在的疤痕組織拉扯到視網膜。這時,可以使用玻璃體切除術移除疤痕組織。

玻璃體切除術:有時出血或發炎會使玻璃體混濁,醫師無法看清剝離的視網膜,或疤痕組織使視網膜剝離,無法單獨以氣體視網膜復位術/鞏膜扣壓術處理時,就會用將許多精細的器械穿過鞏膜上的小開口,進入眼球,移除混濁的玻璃體疤痕組織。

玻璃體切除術也可用於玻璃體出血變濁,使光線無法到達視網膜、黃斑部皺縮、眼睛內部感染、眼球內有異物。

手術後會覺得有些不舒服,眼睛內也會有粗糙感,但不會有嚴重的疼痛。手術後一個月會眼睛紅腫、流淚以及輕微酸痛,蓋上紗布可舒緩疼痛,也可藉抗生素或散瞳藥水幫助復原。本文摘錄自:

《眼睛與視力保健─MayoCliniconVisionEyeHealth》

http://www1.cgmh.org.tw/intr/intr5/c63400/%E8%A1%9B%E6%95%99%E5%B0%88%E6%AC%84/%E8%A6%96%E7%B6%B2%E8%86%9C%E5%89%9D%E9%9B%A2(%E9%83%AD%E5%8D%83%E8%83%BD).htm

arrow
arrow

    momo75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