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患者的生理變化
燒燙傷時,除了肉體的疼痛,生理方面也產生劇烈的反應:
1. 新陳代謝加速
受傷的壓力會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速率,導致營養需求量增加,增加的強度和受傷的面積成正比。如果營養攝取不足,會大量分解身體組織,造成體重急速下降,進而降低免疫力,引發感染,使傷口癒合不良。
2. 體重急速下降
體重若較受傷前減少百分之十,會引起傷口癒合情形不佳,免疫能力降低,增加感染機率;若體重減輕至百分之三十以上,容易導致死亡。
3. 蛋白質需要量增加
傷口癒合及產生免疫細胞需要大量蛋白質,開放性傷口也會使蛋白質流失,因此蛋白質的需要量比平常增加。
綜上所述,燒燙傷患者需要攝取高蛋白、高熱量的營養,促進傷口復原、維持免疫力、減少感染的併發症。
哪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肉類: 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魚類、肉類加工品(如肉鬆、肉乾)。
豆類: 黃豆、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干、豆干絲、素雞、黃豆粉等)。
蛋類: 雞蛋、鴨蛋等。
奶類: 高蛋白奶粉、牛奶、羊奶、奶製品(如奶昔、冰淇淋等)
如何增加熱量攝取?
◎ 無論雞湯、魚湯、肉湯,鼓勵吃肉、少喝湯。
◎ 稀飯或麵裡添加絞肉、蛋、豆腐或高蛋白奶粉。
◎ 以羹湯、濃湯取代清湯。
◎ 若攝取量不足,可補充認可之營養飲品。
◎ 以果汁取代水果,以減少體積。
維生素的功能
促進細胞合成,傷口的癒合及加強各種營養的吸收;主要來源包括新鮮的蔬菜、水果。
飲食原則
◎ 勿飲酒、吃辣的食物,以免傷口充血、發癢。
◎ 傷口色素沈澱和傷口深度及體質有關,和醬油、黑糖、巧克力或咖啡無關。
◎ 咖啡因會影響血液循環,避免喝茶、咖啡、可樂、巧克力。
◎ 宜選擇質軟、易咀嚼、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
◎ 燒燙傷患者因活動量減少及疼痛,容易食慾不佳,鼓勵少量多餐。
◎ 營養補充以一般食物為主,不需強調健康食品。
特別感謝 / 林口長庚醫院姜倩玲營養師
http://www.sunshine.org.tw/services/burn02_02.asp
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郵政劃撥帳號:05583335
戶名: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91號3樓
TEL:(02)2507-8006
FAX:(02)2507-025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