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藝人去急診室看"感冒"還嫌急診室慢,重點是還PO上臉書(天作孽猶可違;自做孽不可活),鬧的我一些醫療相關的臉書朋友狂洗版!!還把這位藝人加入"臉書三寶"。
可能是台灣教育體制的關係,或是很多人上過螢幕就得了大頭症。真得很多人不知到急診室的"急"如何定義,所以特別分享一下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
急診檢傷分類依病患病情危急程度,建立病患優先就診的順序,以避免重症病患受到危害。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告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急診5級檢傷分類如下:
第1級
復甦急救(立即處理)
項目:
●心跳停止、到院前死亡
●休克
●嚴重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明顯發紺及意識混亂或沒有呼吸
●意識狀態改變:昏迷程度3-8
●持續抽搐
第2級
危急(10 分鐘內)
項目:
●不明原因胸痛
●低血糖
●中度呼吸窘迫:呼吸費力、呼吸工作增加,使用呼吸輔助肌
●急性明顯吐血現象
● 220<收縮血壓<180
●大量血便∕黑便
●嚴重中樞性疼痛(8-10)
●昏迷程度9-13
●急性或突然視覺改變
●高處墜落
●高能量創傷(槍傷,頭、頸、軀幹部鈍傷、穿刺傷)
●車禍(行人-汽車,機車-汽車,拋出車外)
第3級
緊急(30 分鐘內)
項目
●輕度呼吸窘迫:呼吸困難,心跳過速,在走動時有呼吸急促的現象
●嚴重週邊性疼痛(8-10),中度中樞性疼痛(4-7)
●腹痛且經期逾期
●無法控制的腹瀉或嘔吐
●咖啡色嘔吐物或黑便
●高血壓(SBP > 200 或 DBP> 110) 沒有任何症狀
●抽搐後意識已恢復
第4級
次緊急(60 分鐘內)
項目
●局部蜂窩性組織炎
●泌尿道症狀
●急性咳嗽,生命徵象穩定
●陰道點狀出血
●輕度燒傷(<5%)
●急性周邊中度疼痛(4 -7)
●慢性反覆性疼痛,疑藥癮
●習慣性便秘
第5級
非緊急(120 分鐘內)
項目:
●急性周邊輕度疼痛(< 4)
●間歇性打嗝
●慢性腹水,欲抽腹水
當然實際在急診室,醫護人員要評估的事項會更複雜
無論是我打的項目,跟補充的資料,都不包高要趕飛機急著要看感冒....
急診的急是病急;而不是人急
而且到急診看感冒不只是白目而已,依據美國醫療機構評鑑聯合會報告,超過53%延誤治療事件(sentinel event)是發生在急診,因急診壅塞所造成的事件就占了31%。急診重症病人如果無法在6小時內入住加護病房,結果不僅住院天數會因此拉長,病人的死亡率也會增高。各項研究報告顯示,急診醫療品質的低落,不僅影響病人的安全,更對有限的醫療資源造成一種無形的浪費。
依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相關統計,檢傷分類第4級及第5級病患病況較不危急,醫師可於1小時以後看診之病人,約占全部之25%;第1級至第3級病況危急之病人急需住院個案中,有17%患者未於6小時內入住,可見急診重病患者的醫療照護受到嚴重影響。
資料來源:
http://focus.www.gov.tw/subject/class.php?content_id=479
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E6%80%A5%E8%A8%BA%E4%BA%94%E7%B4%9A%E6%AA%A2%E5%82%B7%E5%88%86%E9%A1%9E%E5%9F%BA%E6%BA%96-1_00018860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