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在老人族群一直是造成受傷、住院主要原因。有35~40%一年曾經跌倒一次,50%以上隔年會再次跌倒。根據醫策會台灣病安通報的統計,跌倒盛行率逐年來一直在病安事件中排名一、二。2012年跌倒佔所有病安問題26.3%,而42.5%是發生在老人族群。其中導致死亡9件(0.1%),而17.8%藥物相關。
跌倒並非單一因素,而是許多因素同時存在所導致。分內生性和外因性。其中不能避免的屬於內生性,如肌肉無力、多種疾病。外因性如藥物相關、環境因素等,可以因為介入得到改善。而藥物因素造成跌倒,只要避開或留心這些藥物就能有效減少跌倒發生。
要預防家裡的長輩跌倒首先篩選出跌倒高危險群。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供的跌倒評量表(表一),可自我評量是否為高危險群,繼而針對危險因子進行防跌措施。
表一 跌倒評量表
項目 | 是 | 否 |
1.是否每天服用四種以上的藥物? | ||
2.自己或朋友是否察覺你最近「聽力」不如從前? | ||
3.自己或朋友是否察覺你最近「視力」不如從前? | ||
4.過去六個月內,是否曾經跌倒兩次或兩次以上? | ||
5.是否經常穿著過鬆的拖鞋,或者過長的睡袍? | ||
6.需費力才能拿取高於你頭部的物品? | ||
7.需費力才能撿取地上的物品? | ||
8.需費力才能進出浴缸? | ||
9.需費力才能從椅子中站起或坐下? | ||
10.須扶靠物品行走? | ||
11.家裡有未固定好的小地毯? | ||
12.家裡樓梯兩側未裝扶手? | ||
13.是否將雜物堆放在走道上? | ||
14.家裡是否有昏暗的樓梯間? |
註/勾選的「是」的項目越多,跌倒的可能性越高,要特別留意。(資料來源 / 衛生署保命防跌寶典)
如果您的長輩們屬於高危險群以下是幾個照顧的重點!
1.注意用藥
年長者因為同時罹患多種疾病、多科門診、多種藥物。衍生出複雜用藥形況,像重覆用藥、藥物交互作用、劑型錯用(管灌病人使用不適合磨粉藥物)、用藥服從性差(忘記或不想吃)。
年紀愈大體內脂肪比例升高18-36%,相對瘦肉質量下降。會延長脂溶性藥物如長效鎮靜安眠(BZD)、抗精神藥劑、抗憂鬱劑的作用時間,藥效和副作用也變大。年長者水分減少10-15%就足以影響水溶性藥物分布體積,造成藥物濃度增加,有過量的危險,如 digoxin、lithium、 diuretics。常見老人營養不良影響體內白蛋白albumin製造減少,使高蛋白結合的藥物(如phenytoin、valproic acid、 flurazepam)離開原先結合型態釋放出來,造成過量。使用抗乙醯膽鹼藥物的強度及使用總量在老人跌倒有明顯正相關。增加認知混亂、平衡感變差、行動趨緩、活動力減弱等。明顯增加跌倒危險因子
鎮靜安眠藥(BZD)引起跌倒和劑量高低有密切關係,最初2周是跌倒高峰期,和藥物半衰期無關。非典型抗精神藥劑用在控制失智症相關的行為精神症狀,雖然有較少的「錐體外症候群」✽和「運動不能」的現象,但卻沒有減低跌倒狀況的好處。長期使用者(>90天)有明顯跌倒發生率。新的抗憂鬱劑SSRI (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發生跌倒機率不會少於傳統三環抗憂鬱劑(TCA)。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可和醫師、藥師協調改藥。如:降血糖藥物因低血糖造成跌倒,建議改用較不易引起低血糖藥物(Acarbose、DPP-4類)或採寬鬆的血糖控制目標。降血壓藥劑Nitrates, Alpha blockers, beta blockers, peripheral vasodilators常因(姿態性)低血壓暈眩而跌倒,需要放緩動作。抗組織胺劑( antihistamin )因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而跌倒。可考慮改用第二代抗組織胺劑。
其他用藥注意事項可參考這篇文章
2. 疾病:
如果有三高等慢性病一定要盯緊血糖跟血壓,因為無論血糖、血壓: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頭暈,以至造成跌倒。包括膝、髖關節炎或關節退化、腰或頸椎病變、巴金森氏症、中風、失智症、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視力不佳(如白內障)和藥物副作用(如降血壓藥物、抗精神藥物、安眠藥、利尿劑等)等。輕度失智症患者的手腳雖靈活,但可能對周遭情況無法快速判斷或即時反應而跌倒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定實測量血壓、血糖。根據疾病所造成的身體活動的受限,需適當的因應。如巴金森氏症患者,除了遵照醫囑規則服藥,必要時拿拐杖以保持平衡;如膝關節退化,則健行時請用登山杖;如有白內障則開刀治療;如與藥物有關,則請醫師加以調整。
3. 環境:
如地板濕滑、照光不足、障礙物多等。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1.浴室是最容易跌倒的地方,最好採用淋浴設備而不用浴缸,以免跨越浴缸易跌倒,而且最好加裝把手和止滑墊。
2.睡覺時臥房留一盞小燈,以免晚上起來如廁時跌倒。
3.天候不佳時,不要到山區健行,以免滑倒。
4. 個人:
如年齡、喝酒、熬夜、匆促、鞋子不合適或不專心走路等。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健康生活型態是一般大眾最容易做到、也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1.出外時結伴而行,如果出意外的話有個照應
2.趁年輕時多多增加自己肌力跟骨密度。多做重量訓練,多補充蛋白質跟鈣。
3. 年輕時多運動、多活動,且持之以恆養成勇健、反應快的身體。年紀大時可從事較溫和的活動,如走路、跳國標舞、打太極或做伸展操等。
4.年紀漸大,則動作要放慢,保持平衡。不要趕,特別是綠燈快結束、捷運車廂門快關時不要衝。因此凡事都提早準備或提早出門,時間充裕、態度從容不僅免於跌倒,也顯優雅。
5.改穿橡皮底的止滑鞋子或拖鞋。
6. 定期檢查視力與骨質密度,如有白內障或骨質疏鬆,需提早就醫。
老年人跌倒雖然防不勝防,但如果能斟酌個人和環境因素,小心因應,很多跌倒與隨之而來的傷害絕對是可以避免的。